客户介绍
贵州省人民政府(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的国家行政机关,是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对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1]贵州省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秘书长、厅长和委员会主任等组成,实行省长负责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领导,每届任期五年。
项目背景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全省电子政务网建设及应用,切实提升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水平,夯实电子政务云建设基础,加快建成贵州省“电子政务互联网”,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协同办公和信息资源共享。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电子政务网建设及应用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黔府办函〔2014〕65号,开始建设贵州省电子政务网。。
客户痛点
项目分五个阶段实施试点工作。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7月11日至12日)
省政府办公厅牵头成立省电子政务网试点工作组,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任组长,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李先进、省信息中心主任何灏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试点单位分管负责人和省信息中心、省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负责人担任,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王红(省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副处长)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总体协调组、体制机制及标准规范起草组、信息报送组、监督评价组、开发实施组、需求调研组、试点推进组,启动试点各项工作。
(二)需求调研阶段(2014年7月12日至20日)
以现场走访座谈及填报调研表等方式,对省政府办公厅及各试点单位通用公文、会议、事务等的运转流程及其他政务应用需求进行调研,并形成需求调研报告。搭建、部署系统测试环境。启动技术标准规范及电子政务网管理和运行维护体制机制建设工作。
(三)系统建设阶段(2014年7月20日至31日)
根据需求调研报告实施系统改造、开发并组织测试和试运行,形成系统建设、测试及试运行报告。
(四)试点应用阶段(2014年7月31日至9月12日)
制定培训计划,实施操作培训。各试点单位按照本方案
方案架构
详细方案应用
发文管理: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收文,是由文书处来做统一入口,如省政府各部门、各地市州政府直接通过公文系统上报的文件,文书处则直接从系统中签收、分办到各业务处室。从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邮寄送来的纸质文件,则由文书处来做文件的统一接收,此类文件文书处通过扫描的方式,用收文登记的功能将文件上传到公文系统中,然后分办到业务处室。整体来说,文书处根据单位来文信息,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处室分工制度,将文件签收、分办到厅各处室,由业务处室根据来文信息,对应的承办人签收该文件,填写相关的拟办意见,送处室领导审核后送厅领导、省政府领导批示,处室承办人根据领导批示意见,将事情办理落实完成后,将文件送文书处办结归档。
收文办理: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收文,是由文书处来做统一入口,如省政府各部门、各地市州政府直接通过公文系统上报的文件,文书处则直接从系统中签收、分办到各业务处室。从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邮寄送来的纸质文件,则由文书处来做文件的统一接收,此类文件文书处通过扫描的方式,用收文登记的功能将文件上传到公文系统中,然后分办到业务处室。整体来说,文书处根据单位来文信息,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处室分工制度,将文件签收、分办到厅各处室,由业务处室根据来文信息,对应的承办人签收该文件,填写相关的拟办意见,送处室领导审核后送厅领导、省政府领导批示,处室承办人根据领导批示意见,将事情办理落实完成后,将文件送文书处办结归档。
超期文件管理: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根据各业务处室的办文效率,要求开发文件超期的功能,主要在承办节点、处室审核节点设置办理时间,超过时间范围内处理的文件,就属于超期公文。超期公文设为 3 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成。计算规则是:文件从文书处分办到各业务处室,分送的当天不计算在内,次日三个工作日内未签收或未处理的,则算为处室超期,由文书处按月来统计超期公文,针对超期处室和人员进行超期通报。
领导批示编号管理:贵州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领导是由领导秘书人工进行对领导所批示的文件进行编号,厅领导是由系统的流水编号,由于领导每年批示的文件较多,该功能解决了各业务处室可快速查找领导批示意见,且可根据领导批示编号将某位领导的所有批示的意见进行导出,可以通过导出领导批示来统计领导的批示内容和批示文件个数。
领导批示件管理:书处将领导批示件扫描,通过收文登记分办到各业务处室,由处室在文件签收前来判断该文件是否为领导批示件,如果文件是领导批示件,则处室在签收时就选择为“是”。根据文件内容来控制文件公开范围。(省政府领导、厅领导和文书处默认公开)。
限制转办笺:目前省政府办公厅只有部分厅领导在使用公文系统办公,其余部分省级、厅级领导则在纸质文件上签批文件,领导在纸质上签批的文件由处室送到文书处进行扫描,通过收文登记的方式将文件转入公文系统进行办理,因领导批示件不能随意对外公开,文书处要求开发限制转办的功能。要求处室在签收文件前对文件进行判断,是否为领导批示件,当文件为领导批示件时,承办人员再将文件转办到相关单位办理时,转办单位的原收文处理流程及处理笺将不再进行流转。要求在新建转办处理笺上增加提示语,(此件系内部资料,严格控制知悉范围,严禁在互联网端存储或传输),此时的转办处理笺“标题”内容会自动复制公文处理笺上的标题,处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后,选择承办单位后点击发送,文件即可转办到相关单位办理。转办单位的原收文处理流程将不再进行流转。
代领导批示:由于部分领导不在系统中签文件,为保障系统全留痕,将领导批示录入系统,通过授权给秘书代录领导批示权限,秘书可根据领导签批意见,通过代领导批示功能代录领导意见,系统自动落款领导签名、时间及代录人信息。
电子政务网工作台账管理:由于办公厅供应商较多,为规范电子政务网的工作,督促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时时跟进及了解专项工作的处理进行,电子政务处要求搭建政务网的专项工作台账,要求各供应商的所有工作列入专项台账中,随时反馈进度。支持台账新建,修改、项目进展进度更新、支持专项台账状态查询等。
表单应用之信息发布审查管理:信息发布审查管理主要用于信息发布后的审批,接收信息后送到相关业务部门及领导批示后根据审批意见进行发布相关信息。
表单应用之电子政务网运维指标数据:电子政务网运维指标数据包括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是具体反馈省直各部门、九个市(州)及贵安新区在电子政务网建设以来的应用情况,二是主要反馈各市州电子政务网服务站点的运维情况,按月统计反馈。
转型价值
贵州省电子政务网公文处理和事务办理系统运行自 2015 年正式上线运营至 2019 年,省政府办公厅用户数量为 429,覆盖了所有业务处室领导和工作人员,登录率为 85.27%,公文(收文、发文、历史电信公文库)处理数达到 69640 件。
贵州省电子政务网公文处理和事务办理系统通过不断的建设和应用,一是大大提升了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水平,“办文、办会、办事”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实现了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协同办公和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大量节约办公纸张费用;三是通过电子政务外网进行文件的传输,同时使用移动办公,大大提升了办公效率;四是带动和推动了全省“一张网”各电子政务云新格局,为推动贵州大数据应用发展作出了贡献。
2016 年第一财经报对贵州省电子政务网进行了报道,贵州省政府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 2014 年 8 月上线运行的贵州省电子政务网,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大量的行政开支,同时保障了信息传达的准确及时。通过公文处理和事务办理系统发起公文和事务 162 万余项。如果按传统纸质方式发送纸质信息,最保守估算平均每条信息、公文、事务 5 页纸,发送 20 个单位或个人,两年来,就节约了 2 亿多张纸。以此类推截止于 2019 年,预估节约了 5 亿多张纸。
按照传统建设模式,以往各单位办公系统只能在本单位或系统内传递信息,各地各部门之间也只能依靠纸质文件传递,既无法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流转,又不能实时跟踪监控。贵州省电子政务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实现了“下乡进村”,极大地改变了政府原有工作模式,缩短了文件运转周期,公文、信息收发的时间差直接归零,原来只能在小范围传看的资料信息变得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知悉,政令、信息的传达变得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政府服务水平,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办公,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